2025年11月6日,一個充滿好奇與探索的日子,牛場小學五年級的60余名師生滿懷期待地走進福泉海創,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“探秘綠色能源”主題研學實踐活動。福泉海創生產運行處處長唐治法熱情接待了這群求知若渴的小訪客。

研學之旅從一樓寬敞明亮的展示大廳開啟。唐治法向同學們詳細介紹了福泉海創的基本情況、發展歷程。讓孩子們對眼前這座現代化的工廠有了初步的認識,理解了將日常生活中的廢棄物“變廢為寶”的深遠意義。跟隨著唐治法的腳步,同學們來到了六樓的垃圾吊操作室。當巨大的玻璃幕墻后那堆積如山的垃圾和如同“鋼鐵巨獸”般靈活抓取垃圾的巨型吊爪映入眼簾時,現場瞬間爆發出陣陣驚嘆——“哇!好像超大號的娃娃機!”同學們被這壯觀而又新奇的場景深深吸引。唐治法耐心講解了城市生活垃圾的來源、收集與運輸過程,強調了垃圾“資源化、無害化、減量化”處理的核心優勢。最后,師生們移步至三樓的中控室。這里是整個垃圾焚燒發電系統的“智慧大腦”。唐治法用淺顯易懂的語言,為同學們梳理了生活垃圾從入庫、發酵、焚燒到能量轉化、煙氣凈化的全過程。孩子們目不轉睛地盯著屏幕,認真記錄,感受著科技力量對環境保護的精準護航。

在整個參觀過程中,同學們并非被動聽講。他們結合行前準備的研學問題,在現場積極思考,踴躍向運行處處長提問:“垃圾發酵會產生什么?”“燃燒產生的爐渣最后去了哪里?”……一個個充滿童真卻又切中要害的問題,體現了孩子們敏銳的觀察力和強烈的求知欲。唐治法一一給予了細致生動的解答。參觀結束后,同學們結合所見所聞,認真完成了此次研學的知識答卷,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,鞏固了學習成果。

此次研學活動,不僅為小學生們打開了一扇了解環保科技,更在他們心中播下了一顆綠色、低碳、環保的種子。通過親眼見證“垃圾”變為“綠色電能”的神奇歷程,增強了同學們節約資源、保護環境的自覺性。福泉海創作為承擔社會責任的企業公民,未來將繼續積極搭建此類科普教育平臺,助力青少年成長,共同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力量。